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通信/传统IT > 别把华为逼急了_腾讯新闻

别把华为逼急了_腾讯新闻

天乐
2020-11-03 04:59:54 第一视角

文 | 李一帆

昨天,我第一次以汽车媒体身份参加了场非汽车品牌发布会——2020华为年度旗舰新品发布盛典。

对比新车发布会“签到、集合、暖场”的种种常见路数,华为发布会前期的各种节奏不紧不慢,流程更不死板,发布会具体时间、取票具体地点、个人凭电子票自由入场等所有安排的确认通知甚至直到当天、当小时方才盖戳通知。

然而这场发布会对华为来说,又是何其重磅。

因为Mate 40可能的“绝唱”,早在发布会开始前一小时,话题#华为Mate 40#就已经出现在了热搜上。

而彼时的我,正在亲测:用13,999元的华为Mate 40 RS保时捷当测温枪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华为到底会玩,从发布会门口的安检小姐姐开始,就吸引了各路相机的方向。但“引子”并非小姐姐本身,而是小姐姐手里用来给所有入场者检测体温的华为Mate 40保时捷典藏版“测温枪”,其手机自带的红外测温功能,可以精准感知温度。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炸裂”的发布会“开场”。

用技术说话,是会炸会裂的根本原因。

包括正式开始的发布会也是如此。

与汽车品牌的发布会完全不同,华为的发布会全程没有任何噱头、表演和煽情,每一帧画面每一句言语全部落在干货上,甚至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发布会都完全没有主持人,产品/业务负责人一个接一个地介绍,言简意赅、功能性能说到位,就齐活儿了。

比如仅仅这四张图片,就让我们看到了华为(甚至中国电子产业)一步步的成长史。

后来,在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详解Mate 40系列的过程中,现场无数次响起欢呼和掌声,这种中国品牌完全“碾压”外国竞品的兴奋,很多时候的确是汽车品牌尚无法带给我们的。

华为试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更漂亮的手机,还有更流畅的信号、更丰富的功能、更长久的寿命等等。

具体到Mate 40系列,我至少在全部曲面大屏、三年不卡顿、GPU能力打平A14、业界最快5G速度、实现内存扩展技术、导航进入亚米级、搭载麒麟9000芯片(这是全球第一颗、也是唯一一颗5nm工艺制造的5G SoC)等N个关键词蹦出的时候,听到了现场发自肺腑的欢呼。

余承东直言:“这是史上最强大的Mate系列。”

也正因这样的“强大”,Mate 40系列现在各地市场都严重缺货,有媒体报道即便是华强北,也见不到一台Mate 40 Pro+展示真机,而且能否预订也尚且未知,“很多人都是用几台电脑或者专业软件抢”。

然而,这样一代Mate系列,却很可能成为华为手机旗舰的“绝唱”。

随着美国制裁层层加码,华为“最后一代”的高端芯片麒麟9000已被迫停产,当备货在Mate 40 Pro和Pro+上使用殆尽,不但Mate 40系列将成为搭载麒麟芯片的绝版手机,华为手机业务势必也将遭遇巨大挑战。

但华为并没有被这些击垮,余承东的表态很清楚:“对华为来说,不管处境多么艰难,我们都承诺会持续展开技术创新,将最佳的技术和创新带给消费者,提升人们的生活,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我们将信守承诺。”

这也让人不禁琢磨,如果高端手机当真沦为“绝唱”,那华为的下一主战场将是哪里?

这一“战场”势必要能展现华为在软件芯片等领域的综合实力,要有足够大、足够长期的市场,更要有望产生丰厚的利润支持研发巨轮滚滚向前。

总之,这片“战场”需要装得下华为的满腔报负和热血。

而从去年开始,华为其实已经明确公开,这方主战场,就是“汽车”。

2019年,华为正式宣布要做“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同时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汽车BU),与三大传统业务集团(BG)地位相当。

华为渴望打造中国真正的智能驾驶。

所以昨天的发布会上,重量级仅次于Mate 40系列的发布内容,就是华为首发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

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的话说:“HI带来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我们继承华为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汽车行业深度融合……”

简言之,华为期望的未来汽车,是由车企发挥整车制造优势、华为聚焦数字技术优势,两者强强联合,开发出更新一代的智能电动汽车。

具体而言,华为HI会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等等,借助这些支持,汽车就能实现软件定义,并且持续开发新功能,然后常用常优、常用常新。

比如HI已经或正在实现的L4级自动驾驶、3秒内百公里加速、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普通挡风玻璃变70寸高清大屏、看电影打游戏开视频会议可以玻璃“ARHUD”直接完成等等。

这些改变都堪称汽车软件领域的“革命”。

而华为智能汽车目前的进展,是其自研的Hicar系统已经合作了超过150款车型,明年装车量预计达到500万台;华为HMS车载系统已经上车沃尔沃XC40 Recharge纯电车型,将在11月的广州车展正式上市。

至于华为HI,未来其LOGO将在所有HI合作车型车身呈现。

除此之外,华为宣布,将在几天后推出针对后装市场的车载智慧屏,平板电脑尺寸大小,适合绝大多数汽车安装,让老车也能拥有新车们的大屏导航、语音交互、视频上网、游戏电话和Hicar功能等等。

所以,对华为而言,HI品牌的发布其实仅仅只是开始。

华为对未来汽车产业更宏大也更根本的期望,是自己聚焦在车载网络、计算平台与基础软件的研发,然后为企业提供开放端口(比如操作系统、自动驾驶、云服务等等),降低应用迁移和开发难度,让车企即便不“外包”系统给华为,也能更自主高效地开发智能汽车,“智能”到硬件可换、软件可更。

最终反馈给到车主的,就是上车后可以不需要再打开手机,车载应用就能和手机一样无缝衔接且无异样地满足我们。

这种“生态”就像王军之前说过的,卖车(将)不再是价值变现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当然想要站上这个起点并不容易。

“毕竟手机的生命周期比较短,一般只有2~3年,软硬件的集成包袱小。而汽车保有时间长达10~15年,老旧车型的系统版本可能早就停止了升级,这对OEM的版本维护和成本控制造成了巨大压力。”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座舱产品部总经理王庆文指出,“好在华为在长生命周期硬件的软件版本管理上有着充足的经验。”

上个月,任正非在访问高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国的经济总量这么大,这么大的一棵树,根不强是不行的,不扎到根,树是不稳的,万一刮台风呢?我们拧开水龙头就出水的短、平、快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彼时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对这段话的评价,就是“华为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他们是大树,更重要的是根扎得深,这是华为能够在12级台风面前屹立不倒的底气和根基。根要扎得深,不仅需要企业家的定力,需要持续对着一个城墙口冲锋的执着,也需要宽松的土壤和空气。”

而如今,华为正在扎的新的“深根”,就是汽车。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那些车身画着HI品牌LOGO的中国汽车品牌,也能拥有在12级台风面前屹立不倒的底气和根基。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