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通信/传统IT > 造车风口来袭,任正非却做出意外决定,背后“真相”令人

造车风口来袭,任正非却做出意外决定,背后“真相”令人

天乐
2020-11-30 05:27:07 第一视角

文:阿童木

即便在商海纵横数十年,任正非最近几年经历的事情,恐怕也比以往加在一起都多。不管是剥离华为荣耀,还是决定“重返4G”,果断的决策背后,总是透露出一丝悲壮。就连很多网友都“看不下去”了,纷纷留言建议:如今造车新势力纷纷崛起,风口已然来袭,华为完全有实力进军造车行业,先把钱赚到手里再说!

唱反调

然而对于这样的“同情”,任正非似乎并没有接受;在舆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华为在内部文件中重申:华为绝不造整车!任正非更是直接“唱反调”:以后谁在建言造车,就直接调离岗位!一时间,各方声音戛然而止,外界对于任正非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或许只有这样的企业掌门人,才能打造如此优秀的华为吧!

任正非不喜欢“废话”

虽然华为是一个“全民皆股东”的稀有公司,不过任正非在公司内部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且接触过任正非的人都知道,他最不喜欢的就是絮叨和废话。因此即便华为近期处境艰难,任正非也没有徘徊不定:“壮士断腕”般地剥离荣耀品牌之后,任正非果断杀了一个“回马枪”——开始转头做4G。

不得不说,这是任正非退而求其次的一种决断——5G芯片不够用,那就先从能够找到芯片的4G业务重新做起。毕竟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俄罗斯、中东、非洲、拉美等很多地区,仍然还以4G手机为主;4G网络普遍覆盖的情况下,短期之内华为显然还有很多机会。总而言之,华为如果能够保证4G业务和市场,就算是留下了一颗“火种”,也就留下了未来“翻盘”的希望。

华为的“代价”

当然,不管是5G还是4G,目前国内的技术都无法同某些发达国家相比;因此即便华为重返4G业务,面临的困难也不会少。目前来看,高通可以向华为放量提供4G芯片,似乎是解了“燃眉之急”;然而背后华为付出的“代价”也不少,仅在高通最新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当中,就出现了“华为18亿美元专利费用”一向。由此可见,即便是购买4G芯片,华为每次付出的真金白银也十分惊人,然而这是目前必须承受的代价。

为何“不造车”?

很多人都说:许家印、董明珠等大佬都尝试过造车,任正非为什么这么“固执”?事实上,如果华为进军造车领域,结果终究只有两个:要么造车失败,要么造车成功。如果是前者,显然华为将损失一大笔资金和精力。如果是后者,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实际上届时华为必然不可能“断舍离”;然而对于无比“烧钱”的造车业务来说,任正非不得不将大笔大笔的资金投入到整车部门,到时候华为最为看中5G、芯片等业务岂会不受影响?孰轻孰重,想必普通人也看得清。

华为的使命

不管咱们的汽车多漂亮、手机多好用,里面的基础科学和核心技术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目前中国科技行业最欠缺的。对于这一情况,华为是体会最深并且行动最快的一个;相信不管是任正非还是华为上下,如今都有着一种“使命感”,这一点从华为最新的文件也透露出来:在华为心声社区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当中,公司强调了将“坚持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国内车企造好车。

什么是ICT技术呢?其实正是华为最拿手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也被看做是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有了它,未来发展趋势当中的车联网、物联网等才能实现,智能汽车时代才会到来——而华为要做的,或者说“华为的使命”,正是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帮助中国车企造好车;同时也尽可能保证国内汽车技术进步,令相关企业不再遇到“卡脖子”的情况。

最后想说的是,即便放眼全球,华为的模式都是十分罕见的:任正非把公司近99%的股权,全部交给了90000名员工,其中包括很多刚从院校走出不久的年轻人。这样的权力机制,将所有人都“绑在一条船上”,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也正因如此,任正非把大小岗位上的同理心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任正非和华为,是有机会创造奇迹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