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通信/传统IT > 维基百科不缺钱,为什么募捐的时候总要道德绑架?_腾讯新

维基百科不缺钱,为什么募捐的时候总要道德绑架?_腾讯新

天乐
2021-06-13 15:34:04 第一视角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维基百科,世界上规模最大、阅读量最多的在线百科全书,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人类知识免费共享库——就快要20岁了。目前,维基百科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网站的第13位,流量甚至超过 Netflix、Twitter 等流行互联网服务的网站。

它自称没有广告,也没有数据交易的营利模式,只是纯粹地为用户提供最真实和可信的资料信息。在全球前50热门网站当中,维基百科是唯一一家非营利机构运作的非营利网站。在人们的眼中,维基百科是“真理的守护者”,是这个商业利益高于一切的互联网上,一种少见的存在。

然而,一切真的如此吗?

近日,维基百科社区资深人士Andreas Kolbe 在美国媒体 Daily Dot 上撰文,分析和批评了维基百科背后的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WMF) 募捐行为中存在的欺骗情况,以及募捐资金流向披露等问题上的不透明。

常用维基百科的用户应该多少都见过它的募捐广告,而 Kolbe 指出了这些信息对用户存在严重的误导:维基百科并不缺钱,却一直装着很缺钱的样子,试图营造一种“我们过得很艰难”的假象来道德绑架,消费用户的同情心。

然而多年过去了,WMF 的钱包,只比之前更鼓了。

Kolbe 是社区报纸《维基简报》的前任联合主编,对于维基百科内部运作情况了如指掌。他表示,WMF 最近几年明显加大了募捐广告的力度,并且已经提前至少五年、超额数倍完成了原本10年1亿美元的募捐目标。

然而实际上,“WMF 每年只用1000万美金就可以轻松维持维基百科的正常运转。”

超募的钱去了哪?不要被 WMF “非营利机构”的标签蒙蔽,其实它准确来说是一个从事部分营利业务的非营利机构,也在为大科技公司提供编辑和使用维基百科内容的付费 API 服务等。

WMF 用营利项目获得收入没毛病,但是,它现在也在用维基百科这个非营利的旗舰业务赚钱,而且姿势真的不太体面。

提前超募,缺乏披露

2016年1月,在维基百科15周岁生日的那天,WMF成立一个新的捐赠基金计划 WMF Endowment,由美国知名公立慈善机构潮汐基金会 (Tides Foundation) 运作。这个捐赠基金的目标是在10年内募捐1亿美元,达成目标后这笔钱即可用于支持 WMF 旗下的各个项目,包括并不限于维基百科。

由于 WMF 近几年各方面的收入暴增,特别是过去财年的前三个季度里,就实现了高达1.42亿美元的收入。Kolbe 透露,这个捐赠基金的净资金储备,现在已经达到了大约3亿美元左右。

然而,WMF 披露的净资产总额,截止上一财年只有1.8亿美元左右。Kolbe 指出,这是因为 WMF 的财务披露故意剥离了捐赠基金的部分,而捐赠基金一直是 WMF 十分重要,且数额巨大的收入来源。

WMF 的财务报告,由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审计,显示过去五年的净资产增值只有不到一亿美元。与此同时,WMF 自己从其它收入中投给捐赠基金的钱,却被计为巨额开支。

正是通过这种手段,WMF 伪造了一种收入还行、开支很多,“勉强过得去”的假象。

但其实,它的真实净资产远比披露的要高得多。通过这种假象,WMF 才可以名正言顺地”骗捐“。

明明不缺钱

维基百科使用多种渠道对普通用户发送募捐广告,包括电子邮件(贡献32%募捐收入)、桌面网页广告(27%)、移动广告(26%)等。广告主要在英语国家展现,但近几年也进入了西语国家和地区,以及印度这一最重要的新兴互联网市场。

过去多年以来,维基百科的募捐广告文案有过很多变化,但基本意思没有太大差别。让我们来看看,一条2020年的募捐广告的文案是怎样的:

版本1:你好,来自加拿大的维基百科读者。看上去你经常使用维基百科,真的太棒了!很不好意思,这个周二,我们需要你的帮助。这已经是我们第十次向你展示这个广告了。我们没有销售人员。感谢我们2%读者的捐赠,维基百科能够保持对所有人开放。如果你能在这个周二捐赠2.75加币,或者任何你能够接受的金额,维基百科将能够继续持续下去。感谢。

版本2:这个周二,维基百科真的很需要你。这已经是我们第n次对你展现广告了。我们98%的读者不会给钱,他们假装没看见 (they look the other way)…我们卑微地 (humbly) 请求你,别划掉这条信息。

版本3:如果维基百科对你有用,请花一分钟时间,随意额度支持我们,帮助网站的持续运转。我们只需要1%的读者捐款。我们还未达到目标。请帮助我们忘记掉筹资这件事,好让我们全心投入到维基百科的运作上。谢谢。

很明显,这种募捐广告给人以一种紧迫性,好像如果这个周二达不成募捐目标维基百科就要宕机,仿佛员工每天忙于筹款导致网站没人运营了一样。以及,它的措辞也带有对用户的一种隐蔽的道德谴责,就好像在说,”今天的你要是不捐钱,就跟那些吃白食的大多数人一样“……

另外,文案里的一些其它关键词,也昭示着维基百科网站对用户进行了行为追踪等数据收集,并且将其用于定向募捐广告。

毕竟刚刚卸任的 WMF 前 CEO Katherine Maher 自己也说过,维基百科的非营利性是这个组织能够受到信赖的重要原因,“我们不搞标题党,我们不放广告,我们不收集和卖掉你的数据。”

而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和 WMF 所宣称的并不完全吻合,甚至直接矛盾。

截图来源:The Daily Social Distancing Show on YouTube

需要重申的是:如果维基百科真的缺钱,这样的募捐广告倒还算可以接受。但问题在于,正是 WMF 采用这种”被动攻击“式的措辞搞募捐,让人错以为它财务很紧张。

硅星人自己并没有见过太多维基百科的募捐广告,一年也就两三次,但如果把 WMF 的这种做法看作是欺骗行为,那么我也是受骗者之一……正因为我是维基百科重度用户,受益匪浅,所以当看到广告的时候,也都会捐个20美元,支持维基百科的工作,并且相信它应该不会骗我吧?

所以这次我也很惊讶和遗憾地发现,维基百科,或者更准确来说,它背后的 WMF,是真的不缺钱。

当然,维基百科也没有逼捐——但是,这种明明不缺钱,还要请求别人捐钱的装可怜样子,怎么都让人感觉不太舒服。就连一些维基百科社区编辑都看不下去了。一位巴西编辑 Felipe da Fonseca 写道:”用其他人的工作成果去给自己要钱,这种乞丐一般的姿势,实在是太丑陋了,是不道德的。“

可为什么维基百科要一意孤行?

在2016年 WMF 成立捐赠基金之前,读者捐钱占总收入的比例一般高达九成;2016年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总的来说,“募捐和资助”一项收入(包括来自读者个人和企业机构)仍然是 WMF 每年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读者收入占很大比例。

WMF 高管 Seitz-Gruwell 也表示,她希望继续维持读者捐钱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从而维持维基百科在企业客户面前的“纯洁性”。)换言之,至少在现阶段,如果失去了普通用户的捐赠,WMF 的收入将受到实质影响。这才是不缺钱的 WMF 一定要装出一副很缺钱样子的真正原因。

钱都去了哪

根据公开资料,WMF 的资金储备足够维基百科网站和其它旗下网站服务器正常运营70多年——这还只是用 WMF 自行披露的储备金额计算。如果加上前面提到的捐赠基金,也就是未正常披露的部分,WMF 旗下网站还能再运转至少60年。

WMF 筹到的钱都去了哪呢?大概有这么几条路径:资金输送、新业务开发、人力开销、政治献金。

1)先来看资金输送。

前面提到,WMF 那笔就快要达成一亿美元目标的捐赠基金,并非由它自己,而是由潮汐基金会管理。除了来自读者用户的日常捐款最终流向潮汐之外,每年 WMF 还会向潮汐转移500万美元,偶尔还会向潮汐基金会的其它下设和关联基金输送资金。

但与此同时,潮汐还会向 WMF 定期发起捐赠,金额不固定,2015、16和17年度年度都是2.5万美元,2018年度变成了将近90万美元,2019年度猛增到254万美元。

这就出现了一个善款在两家都不算透明的机构之间转来转去的诡异情况。问题在于,WMF 捐给潮汐的钱会计入支出,潮汐捐给 WMF 的钱却不会体现在后者的财务披露当中,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小金库“。

以及,两家机构还会共享员工,比如 Amanda Keton,WMF 的法务主管,就兼任着潮汐关联机构 Tides Advocacy 的 CEO (该机构2019年接受过 WMF 一笔870万美元的募捐。)

可以说,在关联基金会的金钱往来方面,WMF 的做法完全称不上透明和可信赖……

2)再来看新业务开发。

维基百科还有多个姊妹网站,包括维基词典、文库、名人语录、旅行指南、多媒体资料库、共享编辑新闻源等。这些项目和维基百科的属性相同,都采用开放编辑的运作模式。这些项目的运维,也都依赖 WMF 的资金投入。

刚才提到,WMF 这几年募集的资金完全够维基百科运转总共上百年,分一点给其它姊妹网站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然而,WMF 不仅没打算停止募捐,还要继续开发营利性的新业务去赚更多的钱。

去年,WMF 内部成立了一个营利项目,名叫 Okapi。今年,这个项目正式脱胎为一家独立公司 Wikimedia Enterprise(以下简称维基 LLC),业务是为大型企业用户提供 API,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和编辑维基百科等 WMF 旗下网站的内容。

维基 LLC 的介绍网站这样写道:这个项目”聚焦于那些希望在其它场景下重新使用维基媒体旗下内容的机构,为他们提供大规模数据服务,从而让它们的服务更快、全面、可靠和安全。”这个项目“致力于在网站之外的场景改善维基媒体读者的用户体验,扩大内容的受众,提高内容的可发现性“等。

换句话说,维基 LLC 的存在,就是把维基百科和它的姊妹网站上面,绝大多数由志愿者和社区编辑贡献的内容,变成一种服务,提供给大客户并获得收入。

维基LLC 的业务模式的纵览图

这些无收入的贡献者,参与到维基百科计划当中也是出于让信息更平等和公开的初心。

但是,看到 WMF 想用他们的无偿付出去赚钱,看到 WMF 前老板 Maher 一边口口声声说着维基百科可以避免和大科技公司有瓜葛,一边通过维基 LLC 赚这些大科技公司的钱——这些贡献者的心里一定不太好受……

(顺带一提,WMF 的重要捐赠者之一谷歌,同时也是潮汐的大金主。这三家机构之间,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金钱往来。而现在,谷歌搜索和 Google Assistant 智能助手也会使用维基 LLC 提供的 API,让谷歌又成为了 WMF 的大客户,这关系就更复杂了……)

3)然后来看人力开销

虽然肯定没法和其它流量接近的大公司相提并论,但 WMF 怎么也称不上一家小机构了。

反倒是它的发展情况和做派倒是挺像一家成长中的大公司:每年的收入都节节攀升,员工规模也在不断扩张。WMF 成立之初只有3个人,到2014年增长到了240人,而今天已经超过500人了。

就是这么一家跟读者要钱都要故意摆出不好意思的”卑微“姿态的机构,高管团队的个人年收入高达30-40万美元,占到了每年披露的200万支出当中的很大一部分。

最为夸张的是,据 Kolbe 透露,截至目前,WMF 内部专门从事募捐工作的员工数量就超过40人。从已知情况来看,这些员工每天的工作除了简单改动一下募捐的文案然后发布广告之外,也就是处理前文提到的和其它基金会和关联机构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金钱往来,和行政手续了。

4)最后来看政治献金

WMF 每年支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律师和公关费用。其中公关公司名为 Minassian Media,过去四年收取了 WMF 总共至少158万美元的公关费用——怎么讲,高手就是值这个钱,毕竟人家公司员工总数只有三四个人……

Minassian Media 创始人是 Craig Minassian,一名克林顿基金会的全职员工,还曾经是比尔·克林顿和希拉里·克林顿两个总统竞选团队的成员、前克林顿白宫助理新闻官。该公司另外有两名员工也都和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团队有密切关联,曾为其撰写和发布竞选宣传文案。

WMF 通过这家公关公司和克林顿家族之间形成的微妙关系,不能说是其进行政治献金行为的铁证,但至少足以构成了利益冲突,和维基百科一直以来在读者心目中试图树立的中立形象相去甚远。

(当然,就算 WMF 真是为了政治关系才挑中的这家公关公司,无可厚非,毕竟它最近几年疯狂超募被发现之后的说辞,也是”未雨绸缪,深谋远虑“。万一将来维基百科被政治压迫,在华府多个朋友也好说话。)

这确实已经不是 WMF 的疯狂募捐和种种不透明的行为第一次被公开揭露和批评了,但过去几年以来,WMF 一直没有长进,未能实现真正的整改。

由于它还是一家非营利机构,只要在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活动,就没有什么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维基百科志愿者群体对 WMF 的意见越来越大,也有编辑开始组织行动来抗议 WMF 的做法,逼迫它回归正途。

比如,有编辑希望组织一个媒体行动"Not in our name"(不要以我们的名义),以不再积极参与编辑工作作为要挟,迫使维基百科更加透明地披露真实的财务状况。

值得提及的是,很多志愿者的主张并没那么苛刻:他们对于 WMF 募到多少钱、怎么处置之类的并没太大兴趣,他们参与编辑工作纯粹是出于对于信息平等的重视,抑或个人兴趣。

他们只是希望 WMF 能够在募捐广告中去掉那些道德绑架的话术,以及和真实财务情况不符的表述,还给用户一个真正免费、开放的维基百科。

写在文后:

对于笔者来说,通过这次事件,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那些贡献者更应当得到尊重(以及报偿,尽管他们自愿无偿工作);当然,作为网站服务的提供者,WMF 也确实付出了成本。

之后每年我都还会给维基百科捐钱,毕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但我也希望,那些也捐了钱并且心态和相似的同学,可以一起更积极地监督维基百科和 WMF 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