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通信/传统IT > 独家对话李东生:TCL的护城河_腾讯新闻

独家对话李东生:TCL的护城河_腾讯新闻

天乐
2021-07-07 01:22:36 第一视角

《英才》:2009年推动你要进入显示产业的关键点是什么?

李东生:一个是源于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判断,如当时我观察到,韩国企业在彩电超越了日本,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上游的能力。我们彩电是核心业务,我们必须要拥有上游的能力。另一个,是整个中国缺芯少屏这个状况不能持续。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定要在这些高科技重资产的战略新兴领域寻求突破。在战略上,在这个领域的机会是确定的。至于说你能不能做成功,那是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这是我们当时做选择的一个主要的动力和依据。

《英才》:产业上移的逻辑是什么?

李东生:这个产业的特点第一个是高科技,因为在这个产业你和全球头部企业去竞争,首先得有技术能力。第二它是重资产,它的投入是很大。半导体显示,半导体集成电路都一样。第三个特点就是长周期。因为项目从投产到产生收益,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大概是要36个月,集成电路也差不多。所以要看清楚3-5年之后的行业市场情况。

因此,长周期特点还对企业提出另外一个要求,要有穿越周期的战略管理能力。显示产业是一个重资产领域,投下去之后,不单要看到三五年以后这个产业的市场是不是能够产生预期的收益,还要管理好自身的资金链风险。这个投入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产生收益的,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这些项目更像是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进去之后就要持续的投入,当然你得管理好,在投入当中,要不断地转型升级,不断地迭代技术。

另外,资金的投入和财务的现金流,它要有一个平衡。资金上只出不进,那肯定就死掉了。这都是企业长周期的战略管理能力。

所以,对于这些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业务,在决定进入的时候,就一定要想清楚,进入这个产业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企业要做好哪些准备,要建立哪些能力。

以我们投资TCL华星为例,当时决定进入产业,其实我们是先后经过两年多的尝试论证。简单讲,在2007年,我们就开始建了一个模组厂,两年多运作模组厂的经验能力积累,才让我们有底气去建显示器工厂,并不是凭空上来就做。建厂的时机,我们也是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时点。像这类的行业,它周期性很大,一般选择低周期投资是比较合适的。这个时候你的投资成本比较低,建立起产业能力,包括团队能力,相对比较容易。

第三做这个战略选择的时候,我们对各种机会和风险的因素考虑比较充分。为什么我选择半导体显示而没有选择别的类似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因为我们当时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彩电厂商,未来我们的战略目标要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产品厂商。而显示的核心技术,核心的器件就是上游的显示屏。

当时,从CRT显像管转型到平面显示的过程中,韩国企业超越了日本企业。日本企业在那一轮转型当中,相对竞争力下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上游的显示能力,只有夏普投了液晶,而松下、东芝、日立,他们都选择投等离子,技术路线选错了。上游能力的缺乏,使整个日系的品牌在显示业务方面被韩国企业超越。而中国企业在那个时点,其实也是缺乏这个能力的,所以TCL是第一个尝试往上走的中国彩电企业。

我们看到三星成功了,LG成功了,我们未来要在彩电方面成功,也应该是做这样的选择。现在看我们这个选择是对的。去年TCL彩电成为全球第二大厂家,我们一共生产销售了3500多万台电视机。

具体的产业布局逻辑大体如下几方面:

建设效率方面,2012年我们决定建第二个工厂,主要是从企业的规模效应方面来考虑,这样整个产业规模效应才能成为优势。所以t1、t2的建设,我们立足于在经济规模、极致成本效率方面建立我们的优势。

产品技术能力方面是学习、跟随、积累,以成熟的技术产品为主。在t2的项目规划的时候就开始同时做技术的提升。t2工厂也是8.5代工厂,但它不是t1工厂简单的产能扩充,而是有新的技术导入。譬如说在t1工厂,我们用的铝工艺,在t2工厂我们用的铜工艺,技术的难度会更高,但是产品的性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以后在大尺寸屏幕上,在深圳我们建的t6工厂是11代线,旁边就是t7工厂。每一个工厂都比原有的工厂有一个技术的迭代升级。

在产线布局方面,我们考虑要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就是产业总规模要够大,另外产业要相对聚焦,产业园要聚焦。所以我们大尺寸的工厂都集中在深圳,中小尺寸的工厂集中在武汉,t3、t4工厂我们选择放在武汉。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会大幅的提高。我们投资方面,更多的是从企业内在的效率来考虑,所以产业集中度比较高。

投资的特点方面,我们所有地方投资所有产线都占大股,地方政府的参与投资占小股,我们承担所有融资的责任,地方政府不需要担保。这是我们的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风险控制方面,我们的布局、发展是合理而有序的,这个节奏是有控制的。比如我们没有同时在一年开建过两个工厂。每年投入的资金和每年有多少现金流回来,一定要算清楚。像TCL华星业务,我们是按照十年的周期来算现金流。TCL华星产线项目从立项建设到投产要三年,主要设备的折旧期是七年,所以整个投入和回收从资金来看,它是需要一个十年周期的,每个项目都是这样。

《英才》: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什么是护城河?

李东生:它的护城河有几点。第一就是技术的领先性。

不能永远都做低价产品,这样会被对手挤压在低端,获利能力长期不足,投资和回报就没法形成闭环。另外产品技术的能力不够,规模发展就会受限,这是第一个护城河。

第二就是资本运作的能力。要管理好整个运作发展期间资金和财务的风险。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有些企业,现在或者曾经陷入过金融风险。

第三就是长周期产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什么时候该进入什么样的产品技术领域,这个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城河是综合性的。另外,作为制造企业在任何时候,极致成本效率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长周期的战略管理能力是企业持续的稳定器。

《英才》:对于你来说,跟刚开始TCL做消费电子这样的一个雏形,到现在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那个不变的内核是什么?

李东生:在制造业要持续成功,首先要有战略管理的能力,路的方向不能错,产业的赛道选择不能错。

第二,要坚持。因为在制造业持续的成功,一定要坚守,不惧艰难,要忍受过程中的困难,要承受当中的代价,要坚定的按照自身的战略往前走。

第三就是你的自身能力。制造业极致成本效率是生存能力,制造业要生存,这一点一定要做到。在效率成本方面不是做到最优,是很难生存下来的。而要发展要比别人走得更快,一定要靠创新驱动发展。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最近十多年,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如果说在十年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更多是靠成本效率领先来驱动的话,这十多年,创新驱动变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

最后一个就是全球化。因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过去这几十年的发展,制造业又成为中国经济竞争力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领域,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在全球经济当中占的比例是很高的。以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28%,美国占16%。美国经济体量大概比我们多1/3,制造业领域,其实我们已经超越了美国。

中国那么庞大的制造业能力,靠国内市场是消化不了的。所以中国制造企业要成为全球领先企业,一定要建立全球化的业务能力。TCL在中国入世的时候,就已经强烈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过去二十年我们持续在推动企业的全球化。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对的。因此对TCL来讲,全球化经营能力也是我们的一个特点。2020年,TCL整个海外业务的收入占比53%;从结果上来看,TCL全球化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全球化业务也是比较成功的。未来,我们会一以贯之全球化战略。

过去20年,我们最大的一个改变是,从以产品出口为主,把产品卖到全球去;到2004年跨国并购后,我们开始把产业扩展到全球。虽然那一次跨国并购给我们带来的挑战非常大,我们代价也很大,企业也因此差一点被亏损淹没,但是这个战略方向我坚定认为是没有错的。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它一定是经营的全球化,一定要实现全球的产业和供应链布局,才能规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关税壁垒,才能够扎根当地经营,把中国制造的优势在全球的目标市场发挥出来。所以我们的全球化就逐步的转为产业和供应链的全球化,以及经营的全球化,在全球的主要国家市场来建立经营能力。

这个经营能力首先是业务能力,我在当地首先能够卖东西,然后再进入制造能力,在当地生产产品,同时要建立企业的服务能力,建立产业生态能力,也就是产业链上下游的能力,还包括全球研发能力。

封面报道.点击直达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