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人工智能 > 沉浸真实场景,这些学生工程师比拼新增的“社区考评”环

沉浸真实场景,这些学生工程师比拼新增的“社区考评”环

天乐
2021-05-15 19:07:55 第一视角

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举办多年,然而,“学生工程师”比拼技术时,居然还要“浸入真实场景”,买材料砍价一条龙都算分!这还是头一遭。

近日在同济大学落幕的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选拔赛,选手小宁印象深刻,比赛过程中就连买一瓶水,都要“精打细算”。

立足工程基础与前沿“智能+”双赛道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首批入选“高校竞赛排行榜”的主要竞赛赛事之一,以“守德崇劳工程创新求卓越,服务社会智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此次上海赛区的选拔赛是在各高校校赛的选拔基础上,各校每个项目限报2队参加,来自本市16所高校派出118支优秀的参赛队伍参赛。

大赛分为工程基础赛道和“智能+”赛道两大类,竞赛项目主要包含热能驱动车、势能驱动车、智能物流搬运(含桥梁结构设计)、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水下管道智能巡检、智能配送无人机等赛项。现场包括现场拆装、虚拟社区、现场实践与考评、现场初赛和决赛等多个环节的比拼。

比赛正式开始,三项比赛同时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组选手严格遵守赛制规则,保证公平绿色的比赛环境。比赛分为选手检录、赛前调试、赛前准备、正式比赛、结果校对等几个部分。

在现场拆装环节,各参赛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拆卸,并根据抽签结果重新装配调试自己的驱动车。在调试过程中,各队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各展其能,各显身手,让驱动车根据规划路径运行。

按照社会生产的虚拟环境进行

进入重头戏“社区考评”环节。“社区考评”,指的是通过社区信息化系统支持,参赛选手亲自参与了产品从原料采购、加工制造、公共服务等全过程,社区内各成员按照社会生产的虚拟环境进行,社区信息化系统以“财富值”“技术能力值”和“综合素质分”作为现场实践考评的依据,社区成员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生产加工交易,也可进行咨询、帮助以及赚取公益活动的奖励财富等,展现了团队与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参赛选手对现代生产工艺流程和社会生活场景有了深刻的感性体验。

比赛现场,如何“算账”、“砍价”、“比价”,成了学生工程师特殊的体验。参赛选手之一,同济大学学生小徐坦言,感觉这些并不比设计制造环节容易,同样需要精心调配,同时也让他感受到,学习更好地与人、与环境打交道,也是成为一个优秀工程师的重要一步,“因为所有的工程作品,都需要在现实中落地完成,才能彰显其价值。”

“智能+”竞赛项目以智能制造的工业发展未来为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 大赛同时新增加了若干智能创新比赛项目。

如,水下管道智能巡检要求利用智能技术自主设计一台按照抽签给定任务完成水下管道检测的水中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前进、后退、左右摆动和上升下潜等运动,并能够对于水下管道的吸附物进行检测、报警、移除及吸附物回收;智能配送无人机要求能够自主完成“识别货物、搬运货物、越障、投递”等任务,要求无人机应具备自主定位、路径规划、目标识别,并必须具备遥控功能和一键降落、一键锁桨的安全防护功能;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以智能制造现实和发展为主题,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台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wifi网络通信等方式领取搬运任务,具有定位、移动、避障、物料识别和颜色识别,物料抓取和载运、上下桥等自主运行功能;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要求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台根据抽签指定任务完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该装置要求能够实现“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四类城市生活垃圾的智能判别、分类与储存,装置对于投入的垃圾具有自主识别、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满载报警、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片等功能。

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主任程宏介绍,这些“智能+”竞赛项目以智能制造的工业发展未来为背景,大力鼓励采用AI新技术,竞赛项目跨学科,难度高,挑战性强,希望对更多青年工程技术人才起到激励和引导。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